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口气修改了6部法律,其中就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下称“环评法”)。不过,这个消息可能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整个修法过程都是“静悄悄”的。翻开修法内容,看到的也是“规定动作”的修改,与公众修法的预期相去甚远。那么,该如何理解这次环评法的修改呢?
环保部就《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时间为本月30日。
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即6月29日,环保组织北京市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下称自然之友)就《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致信环保部,从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立法目的、排污许可制度、环评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针对该修订草案中的具体条款,列出了15条详细的修改建议。
4次提上议程,3次被叫停,怒江水电开发经历了13年的争议,利益各方仍旧是自说自话,无法达成共识。
6月5日,自然之友、云南绿色流域、绿家园志愿者等7家环保组织联名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出建议书。建议书起草人、自然之友公益律师夏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希望在“十三五”能源规划中能够强化环评约束和公众参与,暂缓怒江水电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