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 | 荐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二十四节气的秘密都在这里

2021-03-23

图片

图片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气象学家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白露看到大雁往南飞、冬至腊梅开始开放,你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


今天要跟大家推荐的《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有助于我们听懂和读懂大自然语言的一套最全最精美的节气科普读本。

拥有了它,就等于将大自然这个博物馆和一年四季打包带回了家。


图片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套知识和文化体系;它以科学为出发点,和太阳直射点、天文历法严丝合缝;每个节气,紧扣气候学和气象学,反应了季节转换、温度升降、降水多少、天象变化等,不仅对农业生产不可或缺,还深刻影响到古人的衣食住行乃至文化观念等方方面面。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为4册,主要从气象的角度全面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系统,分析了每个节气时的气象变化情况,举例说明了节气前后和物候背后的典型天气。


图片

 
它既谈论科学知识,又不乏生活情趣,结合科学、文化、艺术、农时和物候、习俗等内容,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和280多幅时令绘画,生动有趣地再现了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体系,让我们能快速又系统地认识节气和它背后的多重意义。

掌握二十四节气,读这一套书都够了。

图片

知名科学科普自媒体

“中国气象爱好者”主笔
各领域多位专家联袂审定作序推荐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的主笔是在微博拥有千万粉丝的知名科学科普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的主编——知名科普作家郑远。

 郑远是台风研究所“台风论坛”管理员,从事气象科学科普工作十余年,创作科普内容三十余万字。

“中国气象爱好者”自媒体曾荣获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最具人气微博”、今日头条“年度科学科普自媒体”等荣誉。

这套书还得到了各领域多位专家联袂审定作序进行了推荐,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肯定了这套书的内容和价值。比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刘晓曼;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硕士李天飞;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科普作家冉浩等。

那么,这套书到底有哪些亮点和特色,能让这些专家作序强烈推荐?

通过这套科普漫画《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我们到底能学习到哪些知识呢?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

❄ 视角独特,从天气学的角度对节气进行了讲解

❄ 知识系统,五大板块全方位深入解读,让我们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 16开版本,按四季分成四册,每册6个节气,精彩易读

❄ 节气习俗和美食,轻松读懂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专业,各领域多位专家联袂审定作序推荐

❄ 58万翔实文字+280多幅节令绘画,让二十四节气更系统

❄ 随书附赠精美精美成长笔记书一本


图片  


五大板块全方位深入解读

让我们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为4册,每一册介绍了6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分5大板块进行了详细解读,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体系。

然后,结合科学、文化、艺术、农时、物候等各个领域,涵盖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学科,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对节气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顺势而为”,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的美好。 

这里“顺势而为”的“势”是自然的运转,也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种变化和发展。这也是古人发明创造二十四节气基础的一个原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中的五大板块具体包含了哪些部分。

图片


1.气象特征:从天气变化角度了解节气,体会气温升降,自知冷暖,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2.自然物候:观察节气,探究物候,了解节气对古人衣食住行的影响。

3.传统习俗:用古诗词解读节气,认识节气背后影响我们生活的节日和习俗。

4.花开时节:花开花落自有时,花是节气最美的注释,听懂自然对我们倾诉和关照。

5.节气美食:二十四节气的烟火人生,从传统美食看民间的社会生态。

这五大板块,拉近了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学会去倾听大自然的语言,这不仅有助于激发我们感受力与观察力,还能培养对于二十四节气系统下传中文化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系统之中,会让我们对地理、生物、诗歌文学等各种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并学习将他们打通整合。



图片

视角独特

从气象学的角度对节气进行讲解 

春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的呢?很多人遇到过这个问题。有的说“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也有人说,迎春花开才意味着春天的到来?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呢?
 
立春虽被称为“四时之始”,指春天的开始,也指一年的开始,在每年的2 月 4 日前后。

这时,描绘立春最佳的形容词,不是“春回大地”,而是“春寒料峭”。为什么呢?作者一开始就跟我们强调了“立春”和“春天”不是一个概念:

立春的“春天”并不是现代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而更多的是指天文意义上的春天。 

气象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现象(风、云、雨、雪、干、湿、雷、电等)及其状态(温度、压强、湿度、密度等)。


图片 


从气象中来看的话,“春天”其实是指从立春之后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第一天来划分的。所以,立春不是春天的开始,我们还是需要多多注意保暖。

从这儿,我们就能看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重要性。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节气概括和总结了影响我国的各类天气系统和大气团相互作用形成的周而复始的天气现象周期。通过节气的命名,我们可以直观体会到季节、温度的变化。比如:“小暑”“大暑”意味着盛夏开启,温度最高、烈日当头的日子到来了。
 
其次,节气还为我们精准“预测”了这个时期多发的天气过程和气象灾害。比如:“立夏”之后雷雨会增多;“小暑”之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
 
不同节气具有不同的气象特征,在这套书中,我们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认识到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的各个地区,在阳光日照、温度季节、降水下雪等方面都是各有不同的。
 
我们通过学习,在学习好自然、地理等知识的同时,也能顺应天时,冷暖自知,更好地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图片



图片

七十二候

让我们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七十二候是根据我国黄河流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变化情况制定的,与二十四节气结合在一起,全面具体、生动贴切地展现了四季万物生长的过程。
 
七十二候每候为五天,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候应有两类,一类是生物候,包括动物或植物;另一类是非生物候,属于自然现象。

比如,“清明三候”分别为:

初候,桐始华——是指清明节气前后,桐华开花了,属于生物候中的植物。

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和鹌鹑一类的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属于生物候中的动物。

三候,虹始见——清明前后,雨水越来越频繁,饱含水滴的空气越来越常见, 彩虹出现的次数当然也会越来越多, 属于非生物候。


图片


掌握了七十二候,我们就能在大自然这个博物馆中“畅行无阻”,知道秋季为什么大雁会往南飞,知道不同花朵的花期,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听见第一声雷声、看到第一道彩虹。
 


图片

节气习俗和美食

轻松读懂中国传统文化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提起节气的习俗,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深受节气影响的各种吃吃吃了。

比如,立春炸春卷,清明吃青团,立夏吃豌豆糕,大暑吃荔枝,秋分吃蟹忙,小雪品糍粑等等,不一而足。


图片

由此可见。“应时而食”的饮食理念是多么深入人心,就连大圣人孔老夫子都会坚定奉行“不时不食”的饮食之道。

人们感悟天时,调整生产生活,除了饮食之外,为了顺应天时,也有很多的习俗活动:比如元宵节闹元宵、闹花灯,龙抬头剪头发,清明扫墓祭祖;立夏斗蛋称体重,冬至画“九九消寒图”等。

不管是什么活动,都希望人们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体现出节气的勃勃生机,人与物一样,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命注入力量。

图片

花开花落自有时

花是节气最美的注释 

随着一年日照长短以及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变化,所有的植物和花卉都有自己的时令。古代的一些文人就根据七十二候整理出了对应的“花信风”,流传至今。二十四番花信风更是反映了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这套书中,不仅收录了王逵的二十四番花信,还尝试为其他节气也配置了三种开花植物,并标明了它们的真实花期——比五天一候要长得多,与节气大致对应。

图片


花是节气最美的注释,展现了一年四季各种花卉的花期。而且很多话,也因为名人笔下的诗句,拥有了不一样的故事。
 
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书中多次强调了物候在时间和地理上可能出现的不匹配,所以花期需要看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当年的气候情况。这本书中结合中国气候的特征,试图在物候学和传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由此足以可以看出作者的专业和严谨。


图片

超强制作

值得收藏的4个理由

图片

1.超强制作团队:这两本书由阅文集团·华文天下联合耕雲文化出品。

2.超大开本便于阅读: 16开、28.5cm×21.0cm的尺寸,能完美呈现280多幅手绘插画,让我们在绘画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3.色彩还原度好: 内文采用100克纯质内文纸,选择取得国家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厂,环保护眼,又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图文的印刷效果。

4. 随书附赠“节气手帐·我的成长日记”:

手账本按四季分为四章,每一章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一幅反应节气特色的精美插图。

内文页面,为适应孩子们不同的喜好,而设置了横线条纹、雨滴线、波浪线、田字格或有空白页、图画轮廓,可以随心所欲在上面书写情感,记录感悟,练习书法或者画画填色。

手账本的前页,特别设计了2021年的年历,标注了每一个节气,提升孩子们对时间和节气的感知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


图片

遵循二十四节气

让生活更美好

以万物为启蒙,以自然为导师,以节气为作息,让二十四节气不再只是老古人留下的传统遗产。 

从时令到食物、从气候到旅行等,自知冷暖,是每个人从孩童时就应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这也是这本书想要让孩子掌握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顺应天时,能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不再停留于节气表面的知识,而是明白节气背后的智慧和逻辑,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走到户外,与大自然后更多的亲近,接触更多的人,更加敏锐、细腻地感知生活,更健康地成长,在实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

❄ 视角独特,从天气学的角度对节气进行了讲解

❄ 知识系统,五大板块全方位深入解读,让我们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 16开版本,按四季分成四册,每册6个节气,精彩易读

❄ 节气习俗和美食,轻松读懂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专业,各领域多位专家联袂审定作序推荐

❄ 58万翔实文字+280多幅节令绘画,让二十四节气更系统

❄ 随书附赠精美精美成长笔记书一本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全四册)》


图片

作者:郑远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图片


  感谢“自然说”读书会特别支持:


图片